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從外在去衡量一個人》

這意味著,從外在去衡量一個人,其實是非常不可靠的而且困難,如果你老是用外在去衡量一個人,你最大機會去遇上騙子或者空心老棺,因為這些人會把所有的資源能量都點在那些東西上去吸引你,把好車開給你看,大餐吃給你看,旅行給你看,豪宅住給你看。他們為甚麼要給你?打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你,你是他們的顧客。


同樣是擁有過一個東西,為何會有人當成垃圾丟掉,為何會有人意外得到價值連城呢?因為前者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,而後者則認知到東西的價值,認知到東西價值的人能夠得到珍貴的東西而使其財富與力量躍進,不知道東西價值的人,則就算機會與財寶與身邊,都會擦身而過,甚至自行毀滅他。


對於價值的準確判斷,可以使人一躍而富;對於價值的輕視,可以讓人錯失寶物。那你就能看到,睿智的人,與平庸的人,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,就是觀察事物價值與其變化的能力。這比起你寫文章,讀書,背書,計數的力量,以及勤勞更為高級與重要,是真正能令人翻轉階級的能力。


這世界站在最上面階級的人,不是那些最勤勞的人,而是那些對於給予事物價值的人,事實上,這社會的上層就是由這樣的人去主導的,因為有這些人,珍貴的古董才放在博物館裡,而不是在市場當藥材;讓香檳變成名貴的酒,而被那些分不出藥用酒精與美酒的牛飲者浪費掉;讓科學人才去研究科技改善人類的技術,而不是像宋應星(明朝著名發明家) 一樣迫他去考科舉做官浪費人生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