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菩薩》

很多人害怕孤獨,隨時都希望和他人產生交集。透過社群網站,覺得自己好像隨時都和別人在一起,或是認為「朋友」的人數越多越好。

隨時都和別人在一起,就意味著隨時都必須在意他人的眼光,隨時都把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。一旦習慣這種狀態,久而久之,就會迷失真正的自己,進而迷失自己的人生。

禪認為,每個人內心都有「菩薩」。

「菩薩」就是「自己原本清澈無比的心」。自己帶著怎樣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?自己在這個世界必須完成什麼使命?如果有一百個人,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作用。思考這個問題很重要。無法藉由和他人比較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,也無法透過模仿他人找到答案,必須自己充分思考,才能夠找到答案。

有一個成語叫做「自問自答」,就是問自己的心,由自己的心來回答。這對人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,才能夠自問自答。我們誕生來到這個世界,和離開這個世界時都是一個人。人本來就是一個人,一個人才是自然的樣子。

一個人並不寂寞,也並不悲傷,而是理所當然、天經地義的事。正因為這樣,我們要珍惜一個人獨處的時間,珍惜獨自思考的時間。

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一個人,才能夠活出豐富的人生,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幸福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