坊間追求財富的各種書籍中,不外乎幾歲就達到財務自由,提早退休,或是用什麼招就能一直股市提款之類。
當然,還有一類是「有錢人不做哪些事」或「有錢人默默在做哪些事」。
這些書我也會看,倒也不是說全然無用,我們在閱讀、學習的過程中,本來也會學習到哪些方法不適合自己,或者哪些資訊其實是無用的。經過反覆的思考、嘗試、實作,就會有收穫。
就以「有錢人默默在做哪些事」這系列書來說,我必須說,富人們真的形形色色,並沒有「一定做什麼」或「一定不做什麼」。
這種書提供的就是一種觀念,重點還是讀的人施行到什麼程度?具體施行還是因人而異,不是照單全收就有用。
例如:有錢人一定大量閱讀,確定嗎?
我認真想想身邊的朋友,會閱讀的其實就是一半再少一些。因為他們大多直接從實作中得到經驗與財富,或者藉由人脈網,學到怎麼做比較有勝算。
當然,閱讀是我們尋常家庭孩子最划算的投資。因為我們沒有富人家庭龐大的資源。
在閱讀這塊,我算是受益匪淺。剛開始哪可能認識什麼人脈,就連年收入過百萬的朋友都沒認識幾個,或者認識了,不熟也沒什麼用。切記,所謂的人脈,並不是指「你認識誰」,而是當你需要幫助時,一通電話過去,對方真的會出手幫你,那才是你的人脈。
再舉個例子:有錢人都是靠被動收入累積財富,確定嗎?
其實這點也是一半一半,除了一些老房東不斷收租之外,許多新的富人都是靠著本業──新的事業模式──賺到大錢。買房、買股反而都是其次,僅算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。不管是房產的增值,或者股票的上漲,都是後來錦上添花的事情。
對我們一般人來說,最棘手、最難以克服的是以下三點:
一、缺乏財務管理觀念
二、 工作收入、主現金流過於單薄
三、想著快速致富,卻不斷虛耗時間
第一點還可以藉由上課、看書,或者網路上的優質影片來改善。
第二點就需要花一些時間思考,畢竟大多數人都是穩定的受薪階級,領固定的收入,突然想要「擴大現金流」,那還真的有點難。
最後一點則是因為不認識真正富有的人(有時候難免會遇到騙子或誇大不實的朋友),沒看過獲利(收入)曲線的正確發展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