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高彈性成長法則」是運用主動的成長計畫、選定適合自己的目標、善用日常的體驗,還要抱著探索自我的好玩心態!重要的是,懂得「高彈性成長法則」不只能讓自己受益,還能進一步領導他人,讓整個團隊都變得更好。
成長,就是不斷應對外境、內境的改變,為自己做長期有利的選擇。但有些人,在人生的某一刻,成長就停止了,因為應對在那個時候僵固了。有些是因為創傷,有些是自我限制。如果不成長,要不然就是會忽視改變,要不然就是會忽視自己的不適。這長期對自己都不利,身邊的人其實也會受到負面影響。像是孩子早就長大了,還是以對待小孩的方式責罵,要孩子順從,這就常走向雙輸的局面。這個世界變化很快,我們的身體也日漸衰老,成長是自然而然的事。花在抗拒改變的精力,不如拿來學習。
什麼是「高彈性成長法則」?
→生涯低谷比高峰更珍貴
我們經常得在逆境被克服、改造或解決之後,才能汲取這些逆境帶來的經驗。
→績效心態反而有礙
績效心態只想證明自己有多優秀,往往反而會妨礙表現。抱著學習心態,更能吸收意見。
→天才文化vs.成長文化
天才文化讓人只努力在展現自己的最佳狀態,避免任何有失敗風險的行動。成長文化則更願意學習,承擔創新風險。
→業界實證犯錯的價值
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艾德.卡特莫爾是這麼說的:「失敗是想嘗試新事物的必然結果。」
「高彈性成長法則」怎麼用?
→調校心態
用學習的心態去面對新挑戰,將挑戰視為機會而不是威脅。
→設定目標
想像出一個理想的未來,能鼓舞我們開始去做。
→生活小練習
在日常行為中做出微小但真實的改變,來確認情況有所改善。
→尋求回饋
主動尋求周遭人士的意見,讓我們知道如何在未來做得更好。
→反思提問
練習反思,可以從經驗中汲取意義。
→管好情緒
提高或降低憤怒、興奮、恐懼、焦慮或任何其他妨礙你學習和成長的情緒。
真正影響成長的關鍵來自於「心態」,能夠見怪不怪,能夠平穩情緒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,能夠真的認知行事風格會影響團隊而有所調整,最重要的,認知自己可以,就算只是微幅前進。
人的大腦有掌管不同行為的區域,包含語言/運動/五感/平衡等等,只要學會應用不同的抽屜,其實每個人的智慧能量是無限的,常常多變的應用,反而可以刺激大腦活化且不會累,反之,如果只讓某些區塊用到極致反而會有反效果。讓身體及大腦習慣在不同領域有參與感,你會更懂得活在未來,才能有目標地享受與挑戰當下;我們常常在探討一件事情發生以後如何給予回饋(Feedback)找出軌跡,但同時間我們也需要前饋(Feedforward)來建構成長曲線。改變不可避免,但我們可以選擇繼續成長。成功的人會找方法不斷學習,將成長融入生活。高彈性成長法則讓這件事變得可能,幫助我們在下一個階段成為最好的自己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