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不如彼此相忘於江湖》

出自《莊子.大宗師》的成語「相濡以沫」,其實還有相近的四字詞「相呴以濕」(呴音虛),卻沒有得到相同待遇,只能享受一半榮譽而成為「相呴相濡」,都是比喻「人同處困境中時,以微力相互救助」,但似乎也不如 「相濡以沫」 那樣普及。無論怎樣,我更愛緊隨 「相濡以沫」之後 那半句「不如相忘於江湖」。


按文意,整段話的重點,根本不是「相濡以沫」,而是 「不如相忘於江湖」。老實說,只能靠彼此呵氣和吐沫來活命,不死也難活,何不各自在江中湖中自由自在,縱使不再相遇,或是相逢不再相識,那又如何呢。


這兩三年,全世界都深受新冠疫情纏繞,大概沒有多少人不受影響,雖不致人人要相呴相濡,有時也實在希望與其半死不活,不如彼此相忘於江湖好了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