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采是極為否定宗教的人,他反對用宗教、道德去綁架人的生存意義。在「上帝死了」的情況下,人們進入虛無主義,喪失之前一直所認知的價值,陷入迷惘、頹廢、無力、「好似做乜都無所謂」⋯⋯
當時間是封閉式循環,我們面對的生活其實是一模一樣,就似西西弗斯不停推石頭到山上,那麼我們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?尼采提出對抗這種「消極的虛無主義」就要重建自身價值,好壞、善惡不是由其他人或者上帝決定,善惡和真理的標準由自己決定,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成為「超人」。
尼采認為「超人」是人類再進化的物種。在人們未進化成「超人」之前,會經歷消極的虛無主義,否定舊時認知的一切,再由自己重新建立所有標準,自己成為超人。
尼采透過德語的拆解「罪惡感」和「債務」詞彙組成類似,因為債務而衍生出來的字眼,是在說明無法遵守還債的承先產生的不安和悔意,稱為「罪惡感」。一向討厭宗教的尼采指,宗教正正是利用「罪惡感」去影響人們,要人們不停贖罪,不停內疚,內心長存罪惡感,然而,這是完全違反了「承諾」的真正意義,承諾是穿越不同時間點下實現同一個自我,我仍然會承諾,這是意志堅定的表現。
“What’s happened, happened. Which is an expression of faith in the mechanics of the world, not an excuse to do nothing.”
發生過的事情已經發生,不僅是對這個物理世界的信念,更不是袖手旁觀的藉口。這句話說明了就算當時間循環不斷,我們過的是重複又重複的生活,這只是一個現象,並不是我們變得頹廢的藉口,我們在「未知」將來的情況下,仍然獲得自由意志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