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我的志願》

有人問你的夢想是甚麼,你會怎樣回答?


小學時代我們好像都寫過「我的志願」的作文,大部份同學的志願都是某種職業吧;若問你「夢想」,你好像會任性一點,想做現實裡可能沒機會、或者所有人都不容、否定或不支持的事,譬如想飛上太空,跟某偶像舉行童話式的婚禮,或者過不用上班或考試,到處旅行玩樂的日子等等。待你再進取一點,可能希望結合志願和夢想,譬如想擁有自己的房子,做喜歡的工作並且能賺很多錢,或者到某個喜歡的地方開文青民宿,種有機蔬果,養一隻貓。


抱有甚麼志願或夢想都是好的,即使不能實現也是好的,因為起碼你曾經有過夢,有過理想,生命便有了寄托。不少人的困局正是失去寄托,找不到人生方向,沒有理想和夢想,不知道自己想做甚麼,活著不知為何。成就不一定源於夢想或志願,很多時候,更是緣分和沒有偷懶的因果。


其實不是很多人能有幸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要先想想你「需要」做甚麼,不要只想「喜歡」做甚麼。找工作是每個人要養活自己的責任,不管是否喜歡,有機會工作都是學習成長和待人處事的道場。投進去,你永遠都會賺。不要怕犯錯或理虧,不要動不動便嫌棄或不屑,犯公主王子病。你是幼稚抑或成熟,便看這個。


很多人都害怕對自己的成長負責任,簡稱只想依賴家人或伴侶,不想獨立,賴慣了過被餵養的生活,不願意努力學習打好獨當一面的基礎,自然會失去人生動力,不敢冒險找工作,連拍拖或交友也害怕失敗,介意別人的目光,既自大又自我否定。失向的人,有的是因為怕,有的是懶,有的是不想負責任,只想永遠不長大,躲在被照顧和遷就的舒適圈裡窩囊,消費父母、朋友或伴侶給你的生活方便。


若你為找不到興趣或目標而煩惱,覺得別人知道自己想要和想做甚麼是幸運的話,你錯了。大部份人的興趣都是靠自己尋找和培養的。能做出成就的人不只是靠幸運或別人幫助,更是他們下過苦功,沒有嫌棄過機會或報酬,沒有偷懶。


當你走不出人生瓶頸位,不知去向,不敢踏出一步時,可以問自己:「往後的五年或十年同輩都向前走了,我卻原地踏步重複原狀,可不可怕?」害怕的話便努力吧。機會和成績,都是留給有準備和不貪懶的人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