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籍是知識的寶庫。我們把自己從書籍中獲得的知識分享給更多人,讓更多人了解、使用這些知識,能夠形成更多新的解釋、理解,從而使知識進一步升級。這對最初分享知識的我們自己來說,也是一個成長的機會,讓我們對那些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記憶。
社會學家眼中,套路是一種傳統沿襲中產生的思維方法、技巧手段和表現形式。
心理學家説,套路是一種以經驗為基礎,低風險的實用主義。
文化批評家眼裡,套路成了那個你可能剛開始不太喜歡,卻不得不接受,最後自己也玩得挺盡興的東西。
看書、上課或跟著前輩學做事,要先學套路是有一定的道理所在,我的理解是:
1. 好的套路是已被驗證,並且多數時候有效的方法論或SOP。
2. 可以先解決你0到1,或者先做到60分左右初步目標,省去了你獨自摸索的時間和成本。
3. 高手也是有套路的,這就好比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做事習慣,而且有時高手更會設計「套路」給自己,避免自己陷入單一思維或太過習慣於自己一直以為的成功做法。
用心讀好書的根本意義是給予思想之源以養分,從而有助於引發新的想法,並促其成熟,進而給這些新想法以新的挑戰,從而形成一種能被人心領神會的生活觀。
讀書作為一種長期的腦力訓練,不僅有無窮樂趣,還會讓人獲得一種寶貴的能力,就是把不同事物之間隱秘的聯系完全打通的能力。一個讀透了書的人,世界在他們眼中是一張遼闊的地圖,總有未知之地等待進發。一個讀透了書的人,無論在何種境遇中,都能“面對複雜,保持歡喜”,不糾結、不慌張,看得全、看得開。有如高手行棋,超脫於事物本身,跳脫出得失之外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