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窮人思維的特質3- 沒有同理心》

以前有一套電影叫最佳損友闖情關,裡面的反派就說了一句很好的對白,他說「我弟弟天天要洗腎,我爸爸要做心臟病手術,我大哥欠債在外面被人追殺」「原來你也有這麼多困難怪不得不幫我」...


「不,我親人這麼慘我都不幫,憑甚麼要我幫你?」


如果大家就接受每人只為自己人生負責,不用為上一代的人生負責,那麼上面這個反派就是大家會生出來的人,那就別扯甚麼良心。


一個沒有良心的社會,並不是因為大家生性邪惡,而是因為窮人的小孩很早在道德上就要做出選擇。選擇了這條路,往往就會演變成覺得社會虧欠了我,上一代沒給我遺產還要給我負擔,他們也虧欠了我,是窮人生仔正仆街,全世界都欠了我。自私與反派就這樣生出來的。


有聽過電車問題嗎?這就是電車問題。


窮人孩子一開始就要選擇是否要對人有同理心。而出身好的孩子,就算一分錢都沒從家裡得到,他是可以選擇一直拖延這些道德選擇問題,去到三十歲,四十歲,都不用面對,當一個一輩子安心理得的好人。窮人就是一開始就要選擇當好人當到底,還是承認同理心是奢侈品,窮人必須放棄同理心。以上那種就停在這,另一邊的人自然就是有良心的孩子。


這種人會怎樣呢?他們選擇了分擔上一代在財富與時間上的貧窮,人生就不是起跑線的問題,上面那種自私的孩子,起跑線是零,而有良心的孩子,起跑線是負數。他們一開始就要付家用,付上一代的醫藥費,還上一代的欠債,或者每天花時間照顧上一代,他們所有事情都比別人辛苦。上面的那種人覺得社會與父母虧欠了自己,而有良心的孩子則覺得自己虧欠上一代。


聽起來真是有良心的聖人。


註:補充一句,「沒同理心的人」通常都會以為自己有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