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現代人的三種恐懼》

如果這三種恐懼如影隨形,熱情便很難激發與長存。


第一種「對金錢不足的恐懼」:錢不是萬能,沒有錢萬萬不能。沒有錢,就沒有安全感;沒有安全感,做什麼就都不太敢;凡事不太敢的人,當然更害怕失敗。因為他們會覺得籌碼有限,資源不足,如果沒有勝算,會選擇不去做。他們以為寧可不去做,就沒有損失。其實,他們最大的損失的是熱情與信心。


第二種「對變化太快的恐懼」:變,是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。覺察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,只要敞開心胸,正面看待,其實變化都是有跡可循的。縱使無常傷人,也要試著學會轉念,因為那都是生命中的課題,無可迴避。我常講,只要有呼吸,就會有奇蹟。藉此讓自己活在熱情的氛圍中。


第三種「對社交障礙的恐懼」:人前手牽手,人後下毒手。現代人因為新聞媒體看多了,很害怕被騙、被害、被怎樣。想當然爾,對於陌生人、陌生事,總是先防備。這真的無可厚非。但因為過度擔憂害怕,也造成「被害妄想症」愈來愈嚴重,或許也就把身邊的幸福給錯過。


生命是一條長河,帶我們走過春夏秋冬,走過白天黑夜,走過喜怒哀樂,也走過生老病死。沒有人可以抗拒,也沒有人倖免於外。


既然一死,那就好好活吧。我想,很多人應該都是這麼想的。如何「好好活」呢?怎樣的人生才是「好好活」?或許沒有標準答案。我覺得,找答案之前,可以先從你想問問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?


總之,你的渴望與想要,藉由行動與努力,會讓你在生活中出現「契機」與「貴人」。這是「心之所向」的結果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