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對人體氣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緒。我們起心動念,謀慮也好,憂思也好,生氣也好,煩惱也好,都在消耗氣血。
修行人修什麽?修的是心,佛道的法門說到底是靜心的法門,六根清凈,逍遙塵外,說到底是一個減字。食物營養過剩也會偷走我們的氣血,知識學習過量更會耗盡氣血,攝入超過人體所需的營養,人體就要把這些營養垃圾清除掉。
好比拿進來一樣東西要費力氣,搬走一樣東西也同樣要費力氣。
另一個消耗我們氣血的原因就是「快節奏」的生活。現在什麽都要快,人們說話語速越來越快,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快,都會的節奏也越來越快,人類的科技趨勢注定是會越來越快的,因為工具在發展,技術在發展,但是我們的身體跟得上嗎?我們的氣血功能跟得上嗎?
追求各種『感官』刺激也是消耗氣血,什麽叫刺激?就是瞬間點燃能量,讓自己興奮起來。
氣血是中醫療法的根本,那到底怎麽補氣血呢?減少思慮,清淡適量的飲食,吃三餐的人ㄧ定要有適度的運動,根據四季太陽升起時間,規律的作息,此四條就是最好的方法,不用去花冤枉錢。
人要有氣血,說到底是脾胃功能要好,因為只有脾胃吸收了才能長氣血。
怎麽樣才能健脾胃呢?最好的健脾胃的藥是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適量運動。脾主肌肉,肌肉有消耗有缺乏,脾胃功能才會增長,這是人體自然之作為,藥物或是各種健康食品的外力作用是沒有這麽大的效果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