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有一種令自己認命,接受現實的機制,那就是「先天條件」,如果你人生的不足與挫敗,是因為先天不可改變的條件,那麼我們都能夠坦然接受的,因為這可能是上一代的錯,但我們自己是無罪的。大家在意的並不是這世界不公平,而是自己沒做錯,我們最希望自己一生沒做錯,而我的所有遺憾都源自世界的不公平。我的不幸不是因為我做錯任何事,只是因為上天把我生成一個貧窮的醜八怪。
這個應用範圍很大,比方說勞動階級的窮人,會把自己的貧窮歸究於沒機會讀書;沒有民主自由,會歸究於自己生來就不是西方先進國家的人;又或者沒買到房子,就因為自己不是在三十年前出生之類。
但是,這世界總是有些不帥的人,很受異性歡迎;有些人明明沒有房子,就是能交到一堆女朋友;有些人出身基層,卻成為風雲天下影響力巨大的人;有些人不讀書,就是能發大財成為了富人。
這些人讓你想到你自己,因為你的先天條件,跟這些人相約。換句話說,他們的存在,就是否定那個因為先天條件的問題,而做不到一樣事情的反例。他們的存在提醒了你,如果不帥也可以大受歡迎的話,那麼你不受歡迎就不是因為你不帥,而是因為你沒做或者做錯一些事情。
也就是說,就算課本跟我們扯甚麼人人平等,我們內心還是覺得,這世界上人人「食幾多著幾多整定」,也就是每人有一個應得的待遇,帥哥美女就該受歡迎,西方人就要比非洲人有人權,房東就該收租過活,英女王就該受到別人得不到的尊重,宅男就應該被鄙視。就算社會沒定義出種姓或階級,但人類心裡早就把人分了不同的階級,而且每個階級有他該得到的東西,而我們不會有意見,富人賺六千萬,有甚麼問題呢?公屋階級賺六百萬,那就是德不配位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