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孩子越乖,越方便階級複製1》

西方文化當中,他們去稱讚一個孩子,會叫他們作「好孩子」。但在我們東方文化中,我們稱讚一個孩子卻很少叫他好孩子,相反,我們比較常稱讚他們當乖孩子。或者這樣說,在我們的文化中,乖孩子就是一個好孩子。


聽起來很像,兩者卻有點玄妙的不同。好孩子就是擁有人類美德的孩子,聰明勇敢勤力富有同情心都是好孩子的特質。而乖孩子卻有一些額外的特質,首先,尊長倫理對於乖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,當一個乖孩子是聽長輩的話的,特別是父母老師的指導,而父母又優於老師。服從並不是好孩子的美德,但乖孩子卻需要服從。


至於第二點是「懂事」,懂事又是一個很東方的詞語,他說的是對成年人現實世界的理解與接受。不僅要理解,而且需要接受。特別是懂得禮節,觀眉察色,特別是權力者也就是長輩父母的意願,心情以及苦衷。說白的,就是能夠同理自己的長輩,而脫離小孩子的天真與理想主義。


從以上兩者可以看到,如果你是一個乖孩子,你的意願甚至你的行為,都會傾向受到父母的安排甚至控制。而亞洲的父母,也是以樂於控制孩子的人生而聞名於世,在條件許可之下,從小就讓他們接受各種斯巴達式的教育,除了讀書之外,還要他們學樂器,學運動,而孩子要的就是乖乖甘願的接受這些教育。


而教育只是第一步,甚至你要入怎樣的學校,去讀怎樣的大學,讀怎樣的學科,要不要留學,這些都往往都在家長計劃之內;最後甚至連畢業後要做些甚麼,都可以有安排,甚至早已安排,繼承家業,或者先去某親戚處工作實習,或者是嫁給有錢人,甚至直接在體制裡安插了一早已準備好的職位。這些都絕不罕見。


所以,你可以觀察到我們的社會,到處都是近親繁殖的現象,警察的子女很可能就是警察;公職人員的子女很可能就是公職人員;特別是各種建制中就更明顯;但這跟社經地位很有關係,社經地位越好,直升機父母提供一條一早安排的黃金大道的機會就越大,乖孩子接受的機會就越大;社經地位差的父母,則通常只能去到要求孩子努力讀書,然後要求他們階級翻轉,他們的理論是,我們窮是因為教育程度不足,你讀完大學就該有錢了對吧?當然這不合乎現實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時間同價值嘅無聲掠奪》

「忙」成為打工仔標配,「加班」變成家常便飯。 收工後要秒覆工作訊息?周末on call叫「有責任心」?Project急就要連續捱通頂仲要話「應該㗎」? 當「彈性上班」變成「無限工作」,「提升效率」變成「工作量翻倍」,你嘅私人時間就俾呢套「正常邏輯」慢慢蠶食。 當「付出」被視作理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