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成為生活的攝影大師》

(1) 勤移動


顧名思義,就是多移動你的相機機位,嘗試用不同的視角看問題。在焦慮、緊張的時候,不妨假設自己是一個局外人,用第三視角來觀察自己,你會發現自己的很多擔心其實是多餘的,因為別人並不是那麼在乎你。這種多視角觀察的能力其實就體現了元認知能力。有了元認知,我們更容易在自我觀察上保持覺知,進而在語言表達上也體現出高情商的特質。


(2) 善學習


有些時候我們之所以看不到一些角度,是因為自身學識不夠,不知道有那個視角存在,所以要多學習,借助高人的視角來觀察世界。


(3) 要開放


更準確地說是保持客觀、不臆斷。很多人情緒不好,是因為他們把自己做的假設當成了事實,在不確定對方真實想法的情況下,直接把情緒發洩了出來。


(4) 尋幫助


出現特殊情況時,注意力會被巨大的危險所俘獲,心智頻寬降低,容易陷入單一視角,而此時,提供有效的外部視角,説明他們更好地處置特殊情況。要學會主動尋求外部幫助,借助他人的多維視角來克服自己單一視角的局限。


(5) 多運動


適當的有氧運動會提升我們體內多巴胺的水準,而多巴胺對於創造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來說都很重要。鍛煉不僅能幫我們從負面情緒中快速走出來,也會引導大腦從新的角度看待事物,或者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,所以,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越要多運動,越是想不通的時候越要多運動。


(6) 常反思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時間同價值嘅無聲掠奪》

「忙」成為打工仔標配,「加班」變成家常便飯。 收工後要秒覆工作訊息?周末on call叫「有責任心」?Project急就要連續捱通頂仲要話「應該㗎」? 當「彈性上班」變成「無限工作」,「提升效率」變成「工作量翻倍」,你嘅私人時間就俾呢套「正常邏輯」慢慢蠶食。 當「付出」被視作理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