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如何兼顧「待在舒適圈」和「持續成長」這兩件事呢?書中提出了一套名為「舒適圈流程」的方法,幫助我們在舒適圈中持續成長,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這個流程由三個步驟組成,分別是「定義」、「擬定」和「指引」。每個步驟都是循序漸進的,讓我們能在保持內在平靜與安全感的狀態下,達成真正的成長。
步驟一:定義你所在的地方
第一個步驟是「定義」自己所在的地方,我們要誠實地面對自己,認識目前的狀態。
我們可以利用「SEE金字塔」來衡量自己的現況,包括安全感(Safety)、展現力(Expression)和愉快感(Enjoyment)這三個層次。書中分別設計了三種提問,幫助我們理解目前的生活環境是否「符合自己的內在需求」。
例如我先問自己:「我在現在的工作模式中,是否感受到安全感?」的確,居家工作的狀態讓我很有安全感。接著我問自己:「我是否能夠自由地展現自我?」我認為是可以的,我的工作內容完全是由我自己決定的。最後我問自己:「我是否感到愉快?」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是做自己想做的事、讀想讀的書,所以我很快樂。
透過這些反思,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舒適圈範圍,並記錄下那些讓我感到安穩或不安的因素。經過這三個問題,我很清楚自己所在的地方,就是我理想中的舒適圈。
而這種情況,也對我產生了另外一種好處。當我有安全感、有信心表達自己、經常能感到愉快的時候,我就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,也不會試著去控制別人的行動,或是對別人有太強烈的批判。
當我們內在沒有安全感和信心時,反而會試圖掌控我們以外的世界。而當我們真誠展現自我時,就不會介意別人真誠展現自我,就算我們不認同對方的選擇,也不會心存芥蒂。當我們待在舒適圈裡,我們更能夠心平氣和地看待身邊周遭的人事物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