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別再逃脫舒適圈》



有一句話:「你必須跨出舒適圈。」這句話真的很奇怪,好像過得「很舒適」就代表我們還不夠努力一樣。結果,當我們強迫自己離開舒適圈,卻導致更大的壓力和焦慮。很多人設定了一些極端的目標,或看起來很了不起的挑戰,卻沒想到這種冒險往往讓自己失去了平衡,變得更迷茫。


「你一定要跨出舒適圈」的觀念其實充滿了危險,甚至是有毒!因為它讓我們陷入過度壓力和焦慮的循環中。我們不斷告訴自己必須更加突破、更加努力,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就卓越。但事實是,這樣的模式往往只會帶來「自我否定」,讓我們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,對周遭環境充滿不信任。


這種強迫跳出舒適圈的自我挑戰方式,或許看似成長,但其實是在不斷消耗我們的內在資源。真正的成長應該是讓我們在感受到安全和舒適的狀態中自然發生。


當我們待在舒適圈裡,我們更容易感受到自我信任和尊重,我們能逐步擴展自己的能力。待在舒適圈並不代表逃避挑戰,而是意味著在能感受到安全感的情況下,以適合自己的節奏成長。待在舒適圈裡,你才會讓自己展現真實的樣貌,在這種有安全感的情況下成長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