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精力管理術》

車子什麼時候最耗能嗎?答案是每次重新發動引擎,與每次的緊急煞車。


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。


人生短暫,我們沒有多餘的精力在同一件事上打轉;人生也很長,足夠我們將一件事做到最好。


我們都必須在有限的精力之下,主動創造我們人生想要走的路,當我們感到欲振乏力,習慣拖延時,這時候,我們就很需要找回生活的主宰權。


也就是,讓人生開外掛的「精力管理術」。


體能維度

我們吃什麼,就像什麼,換句話說,我們的身體就像高性能引擎,而飲食正是它的燃料。因此,要維持好的精力狀態,除了要有效地提高蛋白質攝取、開始計畫性地運動以外,我們還需要充分休息、好好睡覺。


情緒維度

日常的種種負面情緒,就像有毒物質,正無聲無息地侵蝕著我們精神健康。所有的情緒都有存在的必要。當我們能識別和回應自己的情緒狀態,我們就能在情緒變化時,找出正確的應對方式。


當我們面對攻擊和挑戰,而引發緊張、焦慮的情緒時,我們可以使用「防護衣法」來讓自己保持冷靜。


思維維度

人類天生容易分心,這是我們為了生存而發展出來的能力,因此,想延長專注時間,我們可以從主動創造專注和防止被動干擾著手。


每天進行幾分鐘的正念冥想,有助於提高注意力,這也是我經常使用的「主動創造專注」練習。在「防止被動干擾」方面,睡前有養成不看手機的習慣,這麼做,不但可以避免頻繁瀏覽社群媒體,也能專注在書寫或是閱讀上。


精神維度

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,人生有時美好,有時則否,重要的是,我們在承受失敗的同時,能永不喪志嗎?生活在這世界,永遠會有人喜歡你、支持你,給你力量,同樣地,也會有人詆毀你、不看好你,剝削你的能量。


改變來自於習慣。這讓我想起一則故事:「有一頭大象從出生後不久,就被鐵鍊拴在某棵樹上,從此大象學到那裡就是牠的位置,即便沒有枷鎖了,牠也離不開那個地方。」當我們還沒學習到新的方式時,總會不自覺地保留那些對我們而言無益的事。


如果,我們能將能量用在對的地方,學會分辨出,什麼才是對人生真正重要的事,那麼,我們就能掌控生活,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