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身體是一套極有適應力的系統,它的溝通良好,能在某位伙伴出問題時,即時找到人來接替。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間餐廳,不同的肌群、結構代表著餐廳的人員,代償就像是『廚師落跑,結果變成服務生去煮菜、店經理去送餐』,可能犧牲自己的功能,去協助做不擅長的工作。
其實這是人類自然的機制,讓你的身體進入「生存模式」。所以當關節或肌肉沒有辦法發揮正常功能時,你依舊可以繼續跑下去,這便是人類身體的「代償作用」。人類在身體的穩定性或柔軟度不足時便會啟動代償,來幫助活動不足的關節或者虛弱的肌肉完成動作。
代償應該是暫時的,等身體的傷好了或者緊急情況解除時,該活動的關節角度或者肌肉就需要回去它的工作崗位。但如果該作用的肌肉或關節無法恢復,代償便會持續下去。這樣有什麼壞處呢?
當肌肉無法正確運作時,便會施加壓力在韌帶、肌腱、關節,在這些組織上造成些微的損傷與耗損並造成關節僵緊,而這些僵緊讓本體感覺受器變的遲鈍,無法將關節的正確狀況回傳到大腦,身體需要使用更多肌肉系統來維持關節的穩定。而損傷的關節會造成肌肉抑制、
肌肉緊繃與肌肉的不平衡,於是關節與肌肉便持續互相影響,惡性循環下去,最後造成受傷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