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舊時文字不討好 2》

活在當下,讀在當下,樂於做一個目標讀者,只看最新出版的今年十大推薦書,只看最貼近當前議題的評論意見,只看當時得令大師才俊的真知灼見,就如靈魂的按摩,意志的桑拿,舒適有餘,鍛鍊不足。久而久之,腦袋未必退化,但受盡操弄支配,聽盡甜言蜜語,思想或許已不屬於自己,只懂得重覆普遍的看法,只會想到平庸的角度,只能接受聽得舒服的說詞。


相反,寫於另一個世紀的舊時文字,根本就不是寫給你看的,不會遷就你的喜好口味,更不會刻意討好你。其原本的目標讀者,早已跟作者一樣煙消雲散。死無對證,我們只能盡量從字裡行間尋找線索,從社會歷史背景旁敲側擊,試圖成為一個跨越時空的目標讀者,推測這一段給誰看寫、那一句的用意為何、那一個字背後的心思。


除了作為思想訓練,除了作為解謎遊戲,翻讀經典還有另一價值。作者已逝,不能機關算盡,不能以文字謀私,其觀察其見解其分析,當中的利益權衡早已被時間沖淡,古人因而成了後人的中立旁觀者(impartial spectator),客觀而抽離,不似同時代的作者那樣充滿偏見,不會處心積慮為你帶上五顏六色的眼鏡。


也許,這就是經典著作中歷久不衰的智慧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