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研究自己的商業模式》

商業模式有點像時間,「它的存在」與「它是否被運用」毫無關係──你用與不用,它就在那裡。而對商業模式的選擇,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,那個最終被選中的商業模式都會在無形之中影響企業的利潤和發展,就像我們在形容市場規律時經常說的那樣,可以說它是「一隻無形的手」。正因如此,一個企業若不認真研究自己的商業模式,就必然會吃虧,甚至吃大虧。

 

同樣的道理:不管一個人是否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商業模式是什麼,他都會被自己正在運用的商業模式所左右,受影響的不僅是收入,還有當前的生活與未來的理想。很多人甚至不知道「個人商業模式」這個概念的存在,他們憑自己的感覺生存,懵懵懂懂地被某個商業模式暗中左右,從未想過自己竟然還可以選擇。於是,走到最後,那隻無形的手就成了所謂「命運」,而他們能想到的不過是「好壞也罷,一切天註定」。


事實上,在之前我們定義「財富自由」的時候,已經確立了一個事實:

 

所有的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。

 

因為,若你不再需要透過出售自己的時間去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,那你就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了。換言之,在實現財富自由之前,所有的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。


在看清這個本質之後,我們就可以用下面這個通俗易懂的句子來定義「個人商業模式」:

 

所謂「個人商業模式」,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。

 

千萬不要以為人們都在使用同樣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時間,也不要以為教師和牙醫所運用的不是同一種商業模式,更不要以為不同的商業模式之間沒有好壞之分。


讓我們仔細看看個人商業模式的基本分類:

 

•    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:一份時間出售一次。

•    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: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。

•    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: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。


創業和投資,事實上就屬於「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」的個人商業模式。你自己創業,做老闆,招聘一些人為你做事(本質上就是購買那些人的時間),利用你購買的這些資源創造點什麼(產品,服務),再把它賣出去。而投資人購買的本質上也是時間── 創業者的時間(也可以說是「更有能力的人的時間」)的一部分──再想辦法將其賣出去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「投資人首先看重創業者的素質,然後才是創業者所選擇的方向」。


對個體而言,所謂「進步」,就是逐步學會並使用各種個人商業模式,然後想辦法優化每一種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。全面地看,任何人都起碼能熟練地使用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,而後兩種個人商業模式是少數人在習得之後才能熟練運用的。但是,總有一些人能夠熟練地運用這3種個人商業模式中的任何一種,甚至能夠熟練地組合運用它們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