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求果之苦》

「眾生畏果,菩薩畏因,人行好事,莫問前程」


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,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,萬物皆有因果規律。眾生之所以痛苦,因遭遇逆境時不知所措,甚至深陷怨恨氣惱而無法自拔,但其實在惡果萌芽前,我們本有機會可以不讓這種子落土,但當時我們視而不見,不願彎下腰去拔除惡草,這樣的怠惰因循導致了惡果一天天強大,最終成了絞殺自己的兇手。


「凡夫求善果而不修善因,畏惡果而不畏惡因。」因此要脫離眾生之苦,就要懇切殷勤的修因積福。


真正的智者就是從源頭開始,日日斷惡行善,他們平日種善因、行善事,如此,又何須糾結於後果?因為萬物皆有時,該來的一定會來,只是時間早晚。


抓著「結果」不放,抱住「成績單」不棄,卻無法享受當下的心態,到底有什麼意義?一次次的省思,我越來越懂得轉換眼光。後來我更知道,這就是「成長心態」與「定型心態」的差別。


定型心態,凡事只問果、略其因,這讓人患得患失;但成長心態,講的卻是重因輕果,只要認真此刻,活在當下,凡事盡力而為,那麼,結果即使不如人意,都不再重要。


因為每次努力都在累積善因,每次學習也在滋養善果。就像珠蚌在一次次外物入侵時,分泌體液而層層堆累後所形成一粒粒的珍珠;人生中成功或失敗,都是美麗無比的珍寶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