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

我的相片
80後香港人,旅居全世界

《父母的課題請自行解決》

課題分離,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原則,在處理家庭問題時尤其適用。簡單地說,要區分一個問題是誰的「課題」。


誰的課題,誰負責解決。我們的文化,界線不清,父母經常越界介入孩子的人生,造成雙方困擾。課題分離可以讓大家相處輕鬆些,父母能藉此找回自己的生活,子女也為自己負責任,共同成長。


區分的原則很簡單:這問題讓誰感到困擾?誰困擾,就是誰的課題。


像是子女決定和什麼樣的人結婚,如果想清楚,就不困擾,因為這是他們的選擇。父母擔心這個對象不可靠,這是父母的課題,只有他們為此困擾按照課題分離原則,父母的課題請自行解決,換句話說,子女並沒有義務改變父母(更不用屈從)。


牢記這個原則,很多問題的處理就簡單,尤其是原生家庭的紛擾,很多都是子女抱怨得不到父母的支持;他們不理解自己選的工作,不認同自己的伴侶,由此又引發了童年時期很多委屈…… 父母沒有辦法面對自己的婚姻,也常常拿孩子當作理由,讓孩子痛苦,還有一些父母把自己的遺憾丟給孩子,要孩子替自己圓滿,孩子為了背負父母期待而備感壓力,這都是父母沒有好好為自己負責的例子。


遇到這些問題,做子女的必須知道,重點不是和父母較勁,你只要按自己的想法,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夠了。至於父母怎麼想,就不是你的課題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《我就是那個告訴對方該如何對待我的人》

英文中有句諺語:「你教會人們如何對待你。」(You teach people how to treat you.)這句話的涵義是,你必須如同提供一份說明書般,「具體地」告知並引導他人該用何種方式與你互動。 初次接觸這觀點時,我深受啟發。以往若有人不尊重我,我多半會認定那個人有問題...